查看原文
其他

我遇到了巴尔蒂斯

2015-01-03 李中茂 灰光灯

素人馆
李中茂

《再等半个小时》,2014年

布面油画60x60cm

《女子肖像8》,2013年

布面油画50x60cm

《炎夏》 ,2011年

布面油画 80x80cm


素人介绍


| 我遇到了巴尔蒂斯 |

2007年三月的一天,我在自己的书房里,又一次翻看着巴尔蒂斯的画册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我想把正在看的画面画下来。这个法国画家已经让我痴迷很久了。我正在看的这幅油画叫《卡佳的阅读》,画面上一个年轻的女子斜靠在椅子上,翘着腿,歪着头,双手捧着一本打开的册子,斜着眼睛,似看非看,神情有些怪诞,有些恍惚,画的背景是空旷的房间和粗硬的墙壁。这幅画实在让人着迷,我忍不住要猜想她在手中的册子上到底看到了什么。我认为,通过临摹重现这幅画,我可能会洞察到这个秘密,我就这样去做了。

《卡佳的阅读》巴尔蒂斯,1968-1976

那是我第一次拿起油画笔。虽然在此之前我看过很多油画,包括画册和原作。特别难忘的是1982年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和同学一起专程到北京看过当时作为文化交流项目来到中国的“法国卢浮宫藏画展”。在展览的前一夜,展览馆前就早已排起了等待购票的长队,我已经记不得那一夜我夹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是怎样度过的了,只记得到了第二天临近中午时分,我们还没能进到展览馆内,只是挤在人群中缓慢地移动,绝望焦虑地伸长脖子张望。幸亏不知同行的哪位同学找到了一位在大机关工作的“神人”,把我们从后门带进了展览馆。现在想起来我都暗自惊讶:那是我第一次面对油画的原作,居然就是卢浮宫的藏品,起点如此之高,真的令人庆幸。大学毕业后,我做过很多年的文化记者、编辑,看过不少画展,接触过不少的画家艺术家,虽然如此,但我对一幅油画究竟是如何完成的,还是所知甚少。

《朗读者》,2011年9月

布面油画 80x100cm

直到今天,我第一次临摹的巴尔蒂斯的那幅画仍然挂在我画室的墙上。《卡佳的阅读》原作很大,我临摹的那个很小。最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油画的画布需要打底料处理,拿起画笔直接就把颜料往布面上涂抹,颜料根本就无法浸入布纹,都是悬在布面上的。

此后大约有一年的时间,我就把自家屋顶花园那个比较宽大的书房当成画室,一幅一幅地临摹巴尔蒂斯的作品。巴尔蒂斯笔下的那些女孩和猫,总像在半梦半醒,犹豫不决之间,神秘而恍惚,让我欲罢不能。他画的都是我想画的,我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在闭门造车,一方面又是与大师相伴,有一种隐秘的快意,感觉自在而充实。

《双人》,2012年

布面油画80x100cm

其间还有一段插曲,大约接近2007年年底的时候,女诗人刘涛知道我在画画,跟我说,她和另外两个女诗人汪洋、张凤霞一起每个周末在一个住在西门的油画家家里学画,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去。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人到中年开始学画,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一般教美术的老师不见得合适教我。也有我很喜欢的艺术家,也是朋友,我又不好意思打扰。我想,也许和一个陌生的画家学画心理障碍要少些吧。老实说,当我看到那个画家的作品的时候,我已经很失望。但因为我画画从技术上说几乎是从零开始,所以觉得学一学基本功也还是好的,而且我因工作关系在艺术的圈子里也泡了很多年,自信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不会轻易受人影响。于是就这样开始了,我和三个女诗人,跟着老师在一个和客厅连接的宽大阳台上,对着摆放在墙边的静物:瓶子水壶,苹果梨子,认认真真地练着素描和色彩,彼此交谈切磋也很愉快。但几周之后,我还是退出了那个学习,我确实受不了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画的都一模一样,而且都要和老师画的一样,我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我觉得画画是很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方式。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我现在画画就是要自己高兴,就当是一种娱乐,我要充分享受绘画的快乐。于是,我又回到自己的书房里闭门造车了。一直到2008年5月发生地震,我的画画才暂时停了一段时间。

《桃子》,2013年

布面油画80x100cm

2009年秋后,我又重新拿起画笔,在临摹巴尔蒂斯的画一段时间以后,就有了画自己的画的冲动。我先从家人和周围的朋友开始画,还有一些朋友聚会娱乐的场面等等。我从临摹巴尔蒂斯那里得到的初步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觉帮助了我。这些看似很幼稚的习作有些被发在网络上,居然得到了不少好评。包括一些诗人、艺术家朋友对我的画给了很多的鼓励。我的老朋友,诗人钟鸣第一个向我发出“订单”,要收藏我的画,让我大喜过望。

《伉俪:钟鸣和李红》,2010年5月

布面油画 80x120cm

我自己觉得我第一个比较满意的作品,也就是后来被钟鸣收藏了这幅钟鸣夫妇的肖像画。画面上是钟鸣和李红夫妇手拉手站在一起。这个画来自一张照片,照片上两人手拉手站在一片空旷的田园里,钟鸣的表情颇为冷峻严肃,李红的表情若有所思,初冬的田园里尚有一些残余的玫瑰。这个画我画了三次,一开始,就感受到了“学到用时方很少”,要画出背景中初冬的田园和凋残的玫瑰的感觉真是太难了,我就把背景改成了室内,把初冬的田园改成一间空旷的大房子。接下来的麻烦是,这不是一个随意创作的作品,而是夫妇肖像,面对一个人物,要把他画像,几乎是初学绘画的人本能的追求,但我要把两个人同时画像,在当时也几乎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钟鸣画得比较像,李红却不像,两人还手拉手站在一起,我想象看的人难免会问:钟鸣这是和哪个女孩儿在一起啊?反过来也是,再画时李红有点像了,钟鸣又不像了,当时恨不得把两张画裁剪一下,拼贴在一起。好在第三张的结果还算过得去,这幅画,我是有意的模仿了巴尔蒂斯的色彩,特别是巴尔蒂斯的那种温暖的绿色,好像在橄榄绿中透着桔红色,让我非常着迷,我私下叫他“巴尔蒂斯绿”,画中房间的背景墙壁就是这种巴尔蒂斯绿,李红身着暗红色长衣,还有墙角上的红色箱子,这些搭配我觉得都很好看。巴尔蒂斯画中的神秘气氛,也被我学着用在这幅画中,这和钟鸣的气质也非常贴近。我在画中的前景和背景都画的是形象很怪诞的钟鸣的私家藏品,据说是三星堆的古玉雕塑。箱子和猫都是巴尔蒂斯画中很常见的形象,在画中远处的墙角,我也画了一只关闭的红箱子,画面的左下角还有一只探出半个身子的猫。

我把这幅画平生第一件被人收藏的作品拿给钟鸣夫妇看时,他们都非常喜欢,高高兴兴地挂在了卧室的墙上。钟鸣不仅是个诗人,也是很出色的艺术评论家和收藏家,他们如此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自己也觉得那幅画是我当时画得最好的一幅画,迄今为止也是我画得很好的一幅画。

《等待的时光》,2013年7月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0年,我参加了新星星艺术大展,这是我的画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展出。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有人通过画廊渠道收藏我的画了。我还记得第一次卖掉我的画作时的复杂心情: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有人喜欢我的画,居然愿意出钱来买;失落的是我与我的画也就此别过,或许以后见一面都难。这和我之前写小说发表时的心情完全不同,小说变成印刷品,再多的人看,作品也还是我的,一幅画卖掉了,好像就不是自己的了。

《一家人》,2007年10月

布面油画 120x80cm

2012年春天,我太太去土耳其旅游并参加一个艺术活动,在香港飞往伊斯坦布尔的航班上,同行的一位香港人知道我太太来自成都,就问她知不知道成都有个画画的,他说出了我的名字,并说他收藏过我的作品。我太太非常惊讶:这怎么可能?那个香港人解释说他是在一个北京的朋友那儿用另外一幅画换的我的画。原来如此,世界真小。我太太回到家时跟我说这件事,我就怪她为什么不问问是哪幅画?但我凭直觉相信,应该是我画的三幅钟鸣夫妇肖像中的一幅。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在我自己手上,我当时觉得背景都没有画好,只有钟鸣的头像画得比较传神,我就把那幅画剪了,只把头像部分装订好,挂在自己画室里。

《晚饭之前》,2012年

布面油画 60x80cm

在更多地了解了巴尔蒂斯之后我知道,巴尔蒂斯也是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美术训练,而是从临摹开始学画的。幸运地是他可以每天背着画架泡在卢浮宫里,直接面对大师的经典。普桑是巴尔蒂斯最喜欢的画家,他曾回忆说:“我是一个自修者。是在卢浮宫的临摹,特别是对普桑的临摹,让我学会了画画。所以,普桑可以说是我的启蒙教师。他的一切都让我喜欢。那种色彩,那种超越时代的天使般的绘画的技法,以及他画笔下的女人,他极大地影响了我。”

有朋友在说到我的画时,用了一个我很喜欢的词:安静。真好,这正是我想要的:画画让我安静,我想画安静的画。有时我也会想到,假如我没有遇到巴尔蒂斯会怎样?我会开始画画吗?这个我真不知道。但遇到巴尔蒂斯就是我的命运。现在,画画成了我重要的生活方式,让我充实、喜悦,是巴尔蒂斯带给了我这些,我对此充满感激。

2013年1月

《场景:日常生活》,2010年3月

布面油画80x120cm

《短发和长发》,2014年

布面油画60x80cm

《樱园女主人熊英》,2013年

布面油画50x60cm

《午夜3》,2014年

布面油画60x60cm

《在阳光房的三个女子》,2014年11月

布面油画120x100cm

《白衣》,2014年

布面油画60x80cm

《空间》,2014年

布面油画40x50cm

《两件袍子》,2014年

布面油画60x80cm

灰光灯Limelight
诗歌/摄影/旅行微信号:limelight07邮箱:limelight_wy@qq.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灰光灯”往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